详细说明温度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
文章来源:康裕 作者:康裕 发布时间:2025-04-03 15:15:43 浏览次数:0
温度是影响环氧树脂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,从固化过程到长期使用,不同温度区间会对其物理、化学及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。以下从固化前、固化过程、固化后使用三个阶段详细说明:
一、固化前:温度对树脂流动性与操作性能的影响
粘度与流动性
环氧树脂(通常为液态)的粘度随温度升高呈指数级下降。例如,双酚 A 型环氧树脂在 25℃时粘度约为 10,000 mPa・s,加热至 60℃时可降至 1,000 mPa・s 以下。低粘度有利于施工(如涂刷、浇筑、浸渍),但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树脂过快流淌,影响均匀性。
低温(如≤10℃)会显著增加粘度,导致混合困难、气泡难以排出,甚至需要加热设备辅助施工。
适用期(Pot Life)
二、固化过程:温度对交联反应的决定性作用
固化反应速率
交联密度与固化度
内应力与体积收缩
三、固化后:温度对使用性能的长期影响
力学性能的温度依赖性
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:环氧树脂固化后的 Tg 通常在 50~200℃(取决于配方)。当温度低于 Tg 时,树脂处于玻璃态,表现为高模量、低韧性;超过 Tg 后进入高弹态,模量骤降(如从 3 GPa 降至 1 MPa 以下),强度、硬度显著下降。
低温脆性:在极低温度(如<-40℃)下,树脂韧性急剧下降,冲击强度降低,可能发生脆性断裂(需通过添加增韧剂改善)。
高温蠕变:长期在接近 Tg 的温度(如 80% Tg)下使用时,树脂会发生蠕变变形,影响结构稳定性(如胶粘剂失效、复合材料层间剥离)。
耐热性与耐老化性
电性能与耐化学性
热膨胀与尺寸稳定性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中的温度适配
高温环境(如航空航天结构胶、发动机涂层):需选用耐高温固化剂(如酸酐、芳香胺),提高 Tg 至 180℃以上,并优化交联密度以抵抗热降解。
低温环境(如极地设备、LNG 管道):需添加韧性改性剂(如橡胶粒子、柔性链段),降低脆化温度,确保 - 50℃以下仍保持抗冲击性能。
温度循环场景(如电子器件、户外涂料):需平衡 CTE 与交联密度,避免冷热交替导致的疲劳破坏。
总结
温度通过影响环氧树脂的固化动力学、交联结构、分子运动状态,最终决定其力学、热学、电学及化学性能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根据服役温度范围设计配方(选择固化剂、增韧剂、填料),并控制固化工艺(升温速率、保温时间),以实现性能最优化。
相关文章: